产品搜索
拨号18616771679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行业新闻 > 2022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关键词(原文来源:仪器信息网 原文作者:材料-峰峦如聚)

新闻信息

2022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关键词(原文来源:仪器信息网 原文作者:材料-峰峦如聚)

新闻信息

原文来源:仪器信息网 

原文作者: 材料-峰峦如聚 

原文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21231/646569.shtml

 

  如果说,自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让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在在过去2年中走出独立行情;那么,在2022年,从1-11月仪器仪表制造业5.2%的增长来看,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回归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在2022年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但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表现的更为突出。 一年来,我们都曾被“延期”、“取消”困扰,也接到了贴息贷款引爆千亿级仪器市场等惊喜。在疫情干扰下,本土化、国产替代、如何迎土壤三普等事情如何更好、更快落地?回顾这一年,科学仪器行业交出了很好的答卷。尤其在电镜领域,发生着近乎欲天翻地覆的蓬勃景象。 在2023年即将开启之际,仪器信息网精选十大关键词,简略回顾绝不平凡的中国科学仪器行业2022。

 

1、国产替代

 

从采购、制造到产业建设,“共识”正成为用户、产业、资本、地方的一系列“动作”

  今天,“中国制造”在全球攻城掠地,中国大飞机起飞,天宫空间站飞天带上配足尖端仪器的23个实验机柜;但整体而言,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供应普遍依赖全球产业链。几年来,半导体行业受史无前例的严格禁运,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也是关键中的关键。 宏观来看,“十四五”规划文件牵引、诸多政策支持向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众多国产仪器在2022年收获颇丰。 各地政府、各路资本也是为此纷纷布局。产业园一向作为培育产业链、发展高新产业的重要载体。今年,我国多个省市加快原有科学仪器产业园的建设,北京怀柔仪器相关产业园、松江仪器产业园等迎来大发展,松江区科学仪器产业集群,已聚集60余家相关企业,2021年规模以上产值达71亿元。同时,布局建设更多的科学仪器产业园区,仅在上半年,据仪器信息网不完全统计,共计5个仪器仪表产业园区/集群项目宣布投建计划:优利德仪器仪表产业园、青岛众瑞智造产业园、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普源精电工业现场测量仪器产业园、深圳市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2、本土化

 

国产替代下,欢迎全球仪器企业在中国安家落户

  当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加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余愈加凸显,许多科学仪器外企纷纷在华寻求新的定位。 另一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于2022年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如《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等。伴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颁布,科学仪器外企的本土化趋势正在加速向上,蔡司、岛津、赛默飞、丹纳赫等国际著名厂商动作频频。

 

3、贴息贷款

 

引爆新的千亿级仪器市场

  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以专项再贷款与政策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9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将贴息贷款进一步推进落实。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确定了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并同等支持采购国内外设备,扩大制造业需求并引导预期。 本次专项再贷款与政策贴息政策,要求2022年底前完成相关申报工作;支持的10个领域中,原来不能作为贷款主体的高校领域引发了空前的采购热潮。作为仪器设备主要品类之一,科学仪器是本次采购热潮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品类。

 

4、土壤三普

 

时隔43年的土壤“体检”

  时隔43年,国务院于2022年初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安排,计划在4年内完成对我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本次普查内容包括土壤性状、土壤类型、立地条件、利用情况、土壤质量状况分析等,侧重土壤理化性状、有效态、营养元素、重金属污染等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公布了三批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名单,相关工作方案、技术规程等也已逐步完善、发布。2022年,88个县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23-2024年,土壤三普将全面铺开,土壤相关的采样、前处理和检测设备亦将在这次土壤体检中“大显身手”。

 

5、双碳

 

环境监测市场新的增长点

  2022年,“双碳”持续保持高热度,并逐步落到了实处。随着我国“双碳”1+N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各领域、各地区相关的行动方案频出,一批围绕“双碳”的前沿科技项目,以及相关的标准体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样的大局势下,各大环境监测企业也走出了“双碳”新布局,纷纷布局温室气体监测、碳监测、超低排放等领域的新型监测设备。同时,政策/规划等释放的大量监测需求也引发了相关的招标采购,成为整个环境监测市场新的增长点。

 

6、国产电镜

 

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的非凡一年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呈现复苏。经过几年的孕育发展,2022年迎来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非凡一年。电镜、电镜功能附件与设备、电镜制样、核心部件等方面各类新的产业化技术纷纷涌现,中国电镜产业化技术百花齐放。 国产电镜整机品牌方面,中科科仪苏州一期投资5亿元高端仪器装备项目开建、聚束科技高通量(场发射)扫描电镜再获2021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上半年成立的纳克微束年底发布国内首款极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电镜团队全面升级的国仪量子发布3款覆盖高中低端扫描电镜新品、新成立的惠然科技公布3款场发射扫描电镜系列计划、主营场发射扫描电镜的屹东光学5月揭牌......同时,赛默飞首台国产电镜率先在广州正式下线,蔡司也在中国首次购地建厂,进口电镜品牌的中国本土化进程按下加速键。2022年,中国电镜产业化环境逐渐走向成熟。

 

7、“十四五”生物经济

 

带动生命科学仪器产业全方位高速发展

  5月10日,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规划》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4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等7项重大建设工程。这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预期将极大带动上游生命科学仪器产业全方位高速发展。

 

8、芯片法案

 

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华为时刻”

  8月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科学与芯片法案》细节,其中包括超过520亿美元的半导体制造和研究资金,拜登政府已将其列为美国与北京竞争的当务之急。随后,华盛顿不断推动更严格的对华出口法规,涵盖了制造14纳米及以下芯片所需设备。相关举措意欲使中国半导体制造企业更难发展先进制程,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进入“华为时刻”。 美国挑起的这次芯片战争,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取先进半导体设备的能力,推动并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分裂与混乱,为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严重冲击。半导体设备作为主要“卡脖子环节”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期,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将助推国产替代进程。

 

9、俄乌冲突

 

科学无国界,仪器企业有国界

  对国际政治发展来说,俄乌冲突的突然爆发是最大的一头“灰犀牛”,是美西方长期在欧洲推行集团安全、阵营对抗所造成的后果。但对科学仪器行业而言,俄乌冲突演化成“黑天鹅”事件。对多年身处中美贸易战的中国仪器用户而言,看到俄乌冲突外溢到科学仪器行业,看到仪器企业因之“站队”,被撩拨起那根本已紧绷的神经。在长期经受高端仪器禁运、当前最为严格的半导体仪器设备禁运等考验的中国仪器用户来说,再看美国正在不断撩拨的“台湾问题”,俄乌冲突的溢出效应,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仪器企业对俄罗斯禁运的小新闻成为了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黑天鹅”事件。科学无国界,但是,百年大变局下,仪器企业有自己的国界。 同时,中国坚持扩大开放,中俄合作“无上限”,冲突成为了中国科学仪器企业的利好!

 

10、“新十条”

 

百亿核酸检测市场急速消解,抗原检测接棒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俗称 “新十条”,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策略迎来大拐弯,这虽不意味着完全“放开”,但却宣告了贯彻三年的“动态清零”总方针正式结束,国内疫情形势迎来剧变。 “新十条”中指出,“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这让早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核酸检测”急速退场,过去3年间由新冠疫情催生出的前所未有的万亿级核酸检测市场正“雪崩式”消解。取而代之的抗原检测需求爆发,相关企业业务量激增。 “新十条”被认为是国家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举措。不可否认,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不同行业却不能一概而论,如疫情之于核酸检测行业不失为一场“盛宴”。尾声已近,未来核酸检测机构将何去何从?对相关仪器企业而言,亦是“危”与“机”并存, “新十条”后,仪器企业如何谋求发展,还需从长计议。对于广大群众,则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道等待回暖之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21231/646569.shtml
来源:仪器信息网
 

 

 

 

 

??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021-54287767